市救助站24小時救助熱線:(0391)3696900
新聞中心首頁
7月中旬的一天,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來自開封的兩名兒童順利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。市救助站6月19日全面啟動“夏季送清涼”專項救助行動以來,救助115人,其中站內救助18人、街面救助97人。
專項救助行動啟動以來,市救助站發揮民政牽頭作用,聯合公安、城管常態化街面巡查,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“救助+社工”模式,安排10名專業社工參與街面巡查,主動發現和勸導救助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,形成協同聯動機制,確保救助工作精準高效;全面打通街面救助的“毛細血管”,定期核查清點臨時救助點儲備物資,為臨時救助點提供食品、飲水和應急藥品等救助包,通過微信聯絡群實行24小時救助信息交流,及時為求助人員實施救助;積極聯系志愿者服務亭、銀行、環衛驛站、福彩網點等臨時救助點,方便極端高溫天氣時遇困人員就近求助。
進入7月份以來,持續的高溫天氣,讓救助工作更為迫切。市救助站通過短信和公眾號擴大救助宣傳,并對城區199個重點區域網格進一步細化,明確巡查次數、人員、物資及救助措施,對車站、橋梁涵洞、建筑工地、商場門口等重點部位進行每日多次巡視,及時發現并救助遇困人員,積極引導、護送進站接受救助。截至目前,共出動車輛105車次,巡查人員455人次,發放各類救助物資1050份。同時,市救助站通過優化環境設施、保障充足物資供應、提升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質量和科技賦能尋親服務等措施,促進站內救助服務提質增效,為臨時遇困人員提供優質、溫情服務。記者了解到,該站綜合運用全國救助系統平臺、大愛救助尋親系統開展尋親工作,通過人臉識別、與公安系統數據比對等多種手段,精準確定受助人員身份。加強與受助人員的情感溝通與日常交流,為尋親工作提供線索,全面助力遇困人員“回家”。
市救助站負責人介紹,我市將持續深化“夏季送清涼”專項救助行動工作,目前,市救助站24小時救助熱線(0391)3696900常態化開通,如果您臨時遇困或者您在街上發現臨時遇困人員,均可撥打電話求助。
(記者梁智玲)
總值班:胡培軍 |
統 籌:曾琳琳 |
責 編:劉 佳 |
審 核:馬允安 |
編 輯:劉 佳 |
校 對:李紅巖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7月中旬的一天,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來自開封的兩名兒童順利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。市救助站6月19日全面啟動“夏季送清涼”專項救助行動以來,救助115人,其中站內救助18人、街面救助97人。
專項救助行動啟動以來,市救助站發揮民政牽頭作用,聯合公安、城管常態化街面巡查,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“救助+社工”模式,安排10名專業社工參與街面巡查,主動發現和勸導救助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,形成協同聯動機制,確保救助工作精準高效;全面打通街面救助的“毛細血管”,定期核查清點臨時救助點儲備物資,為臨時救助點提供食品、飲水和應急藥品等救助包,通過微信聯絡群實行24小時救助信息交流,及時為求助人員實施救助;積極聯系志愿者服務亭、銀行、環衛驛站、福彩網點等臨時救助點,方便極端高溫天氣時遇困人員就近求助。
進入7月份以來,持續的高溫天氣,讓救助工作更為迫切。市救助站通過短信和公眾號擴大救助宣傳,并對城區199個重點區域網格進一步細化,明確巡查次數、人員、物資及救助措施,對車站、橋梁涵洞、建筑工地、商場門口等重點部位進行每日多次巡視,及時發現并救助遇困人員,積極引導、護送進站接受救助。截至目前,共出動車輛105車次,巡查人員455人次,發放各類救助物資1050份。同時,市救助站通過優化環境設施、保障充足物資供應、提升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質量和科技賦能尋親服務等措施,促進站內救助服務提質增效,為臨時遇困人員提供優質、溫情服務。記者了解到,該站綜合運用全國救助系統平臺、大愛救助尋親系統開展尋親工作,通過人臉識別、與公安系統數據比對等多種手段,精準確定受助人員身份。加強與受助人員的情感溝通與日常交流,為尋親工作提供線索,全面助力遇困人員“回家”。
市救助站負責人介紹,我市將持續深化“夏季送清涼”專項救助行動工作,目前,市救助站24小時救助熱線(0391)3696900常態化開通,如果您臨時遇困或者您在街上發現臨時遇困人員,均可撥打電話求助。
(記者梁智玲)
總值班:胡培軍 |
統 籌:曾琳琳 |
責 編:劉 佳 |
審 核:馬允安 |
編 輯:劉 佳 |
校 對:李紅巖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